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KY.COM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,引领学生夯实专业知识,培养科创思维,激发科研兴趣,10月16日19:30,地理科学学院在崇师楼D304室举办本学年科创活动月第一期科普大讲堂——“东北地区积雪变化对局地气候影响研究”。特邀地理科学系教师黄玉桃担任主讲人,2023级、2024级、2025级部分学生参与学习,讲座由院科技创新创业协会指导教师、学工办副主任李昀东主持,正式拉开本学期科普大讲堂活动序幕。

黄玉桃围绕“什么是科创”展开核心讲解。其明确阐述,科创是将科学知识与创新思维相结合,用于解决实际问题、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活动;同时着重强调,培养科创思维能帮助同学们以全新视角观察世界、破解难题,而激发科研兴趣更是对大家未来学术深造与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在科普与理论结合环节,黄玉桃从学生熟悉的气象现象切入,先后探讨“天空出现不同形状云朵的原因”“哈尔滨换季式降温的成因”“雨雪交替的背后逻辑”等问题,并进一步延伸至积雪变化的相关分析。考虑到当下冰雪旅游热潮,主讲人也客观指出,大面积积雪虽有旅游价值,但也存在影响交通出行、增加建筑物负荷等实际弊端,让同学们对气象现象的影响有更全面认知。
针对积雪这一核心气象议题,黄玉桃展开详细技术科普。其不仅介绍了积雪深度、密度等关键参数,还讲解了标尺测量、称重等具体测量方式;在观测手段上,既涵盖传统的实地野外观测,也包括现代的仪器观测,并特别强调实地野外观测中需注意安全、做好记录等实操要点,为有科研意向的学生提供实用参考。

此外,黄玉桃还从学术研究角度,分析积雪覆盖变化、积雪物候变化的规律,介绍区域气候研究的常用方法,以及物候变化对局部气候的影响机制。同时学院气象科普团队同步分享了相关研究成果,进一步丰富讲座的学术内容;同时,主讲人通过讲述科研人员克服困难、取得成果的真实经历,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科研的魅力,认识到科研不仅能收获知识、解决实际问题,更能实现个人价值。
讲座最后,黄玉桃以“学海无涯,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讲座有所收获,在未来的科创与学习之路上不断探索”寄语在场学生,为本次活动画上句号。
本次讲座将科创思维培养与气象科普深度融合,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科技创新的理解,也拓宽了气象知识储备,为后续科研与学习注入新动力。地理科学学院将继续紧紧围绕“党建+科研”工作品牌,在科创活动月期间持续开展高质量的专题活动,以教学带科研,着力培养学生科创意识,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学习与交流的平台,引领大家夯实专业基础、激发科研兴趣,砥砺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