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KY.COM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,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,引领学生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,地理科学学院新媒体中心通讯部举办“共筑国安防线 书写青春当担”主题征文活动,现将优秀学生作品展示如下:
获奖名单

征文类作品展示
2023级地科行知聂婧妍
国家安全,绝非抽象空洞的口号,而是国家存续的根基、民族复兴的保障、人民幸福的源泉。它宛如高悬天际的璀璨星辰,照亮国家发展的漫漫征途;又似坚实厚重的大地,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。回溯往昔,那些因国家安全沦陷而酿成的民族悲剧,至今仍深深刺痛着我们的神经。近代中国,山河破碎、主权沦丧,列强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华夏大地,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求生,尊严与生命如蝼蚁般脆弱……这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如一声声振聋发聩的警钟,时刻警醒着我们:国家安全一旦失守,国家将陷入风雨飘摇之绝境,人民必将承受颠沛流离之悲苦,民族复兴更是无从谈起。国家安全从来不是高墙深垒的冰冷屏障,而是万家灯火的温暖叙事。国家安全之弦,须臾不可松懈!
2024级城乡二班张文雅
回首往昔,国家安全的厚重意义,早已镌刻在历史的脉络之中。“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”,那是古代戍边将士对国土安全的誓死捍卫;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,是仁人志士对国家命运的拳拳关切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时代的风云不断变幻,然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却从未褪色。近代以降,列强环伺,山河破碎,“四万万人齐下泪,天涯何处是神州”,因国家安全防线的脆弱,我们的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。这一段段血与泪的记忆,犹如一声声振聋发聩的警钟,时刻告诫着我们:国家安全,是民族复兴的坚固基石,是人民幸福的源头活水。
2024级地科一班孙枝铠
国家安全教育的深入推进,正在重塑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。在全球化浪潮中,一些人对"国家"概念产生了疏离感,而安全教育的开展重新唤醒了这份认同。通过了解国家安全的复杂内涵,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血肉联系。一位参与边境安全志愿活动的青年在日记中写道:"站在界碑旁,我才真切感受到什么是'有国才有家'。"这种精神共鸣让人想起陆游"位卑未敢忘忧国"的家国情怀。在年轻一代中尤为显著——他们用创意短视频传播安全知识,在电竞直播中穿插反间谍提示,以新时代特有的方式表达爱国情怀。当国家安全从政府责任转化为公民自觉,从制度要求升华为文化认同,一个民族便获得了抵御风险的最深层免疫力。
2024级地信二班邱晓芳
十年前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,以人民安全为宗旨,以政治安全为根本,以经济安全为基础,以军事、科技、文化、社会安全为保障,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,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。这一理念,为我国国家安全工作指明方向,将原本分散在各领域的安全理念,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,形成“大安全”格局。此后,国家安全不再局限于传统军事安全,而是涵盖政治、国土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、科技、网络、生态、资源、核、海外利益等20个领域,各个领域相互关联、相互影响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2023级地科行知王欣然
10年来,国家安全教育让民众的安全意识显著提升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,维护国家安全,不仅是国家的责任,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。在边境地区,护边员们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地巡逻,他们不畏艰难险阻,用脚步丈量着国土的每一寸土地,守护着国家的领土完整;在网络空间,无数的网络安全志愿者时刻保持警惕,与网络黑客、恶意软件作斗争,维护着国家的网络安全,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驾护航;在日常生活中,普通民众积极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,从发现可疑的测绘活动到举报泄露国家机密的行为,这些普通人的点滴行为,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,筑起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固长城,彰显了全民对国家安全的坚定守护。
2024级城乡二班徐静之
从历史长河的壮阔篇章回望今朝,总体国家安全观如同北斗七星,为新时代中国巨轮破浪前行指明方向。1839 年虎门滩的熊熊烈焰,不仅烧毁了 237 万斤鸦片,更点燃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星火。林则徐以“苟利国家生死以”的决绝,在滩涂上书写下“开眼看世界第一人”的铿锵答卷。而今,在海拔 5000 米的雪域哨所,战士们用体温融化冻住的水壶;在南海岛礁的烈日下,他们让五星红旗下每滴汗水都折射出忠诚的光谱。这些“最可爱的人”,用生命丈量国土,筑起捍卫主权的钢铁长城。